close
寶寶副食品 掌握三大原則 吃出健康


作者﹕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自由時報 文/蕭正輝

門診中,常遇到家長焦急詢問,該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?深怕自己的寶貝營養不均衡,輸在人生起跑點上。要回答這個問題,得先瞭解嬰兒時期,也就是一歲以前的寶寶,成長發育的營養需求。


簡單地說,寶寶在一歲以前,營養來源主要是母乳或嬰兒配方奶,一歲以後,才漸漸轉以大人的食物為主食,奶類則變成點心,可減少至一天兩、三次。

既然嬰兒的主食是奶類,為何要添加副食品呢?

其實,幫寶寶添加副食品,目的不只是為了營養均衡及滿足成長需求,更重要的是,訓練咀嚼及吞嚥能力,同時為斷奶做準備,逐漸適應成人的食物及飲食模式。並在添加副食品的過程裡,漸漸讓寶寶有興趣自己進食,學習手腦協調。

至於添加嬰兒副食品的時機,一般來說,最好在寶寶滿6個月大時,因為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有吞嚥食物的能力,不再把食物推出口外。而且此時寶寶應該已可坐起,比較能控制頭、頸部肌肉及神經。

此外,寶寶在4到6個月大時,胰臟的消化功能才漸趨成熟,足以處理澱粉及脂肪的消化;再加上寶寶從6個月大起,儲存在體內的鐵質開始不夠,如果能從副食品中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,像是深綠色蔬菜、蘋果泥等,還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。

幫寶寶添加嬰兒副食品並不難,只需把握三原則:

第一循序漸進,濃度由稀漸濃、質地由細漸粗,可以先從流質開始,慢慢進展到泥狀、半固體食物,最後才添加固體。

其次,由少量開始,如果汁、菜湯汁可從每天一湯匙的量開始試吃。

第三個原則,勿三心二意,也就是一次只添加一種新的副食品,至少餵食3天未出現不良反應,才再添加,或更換另一種副食品;而且每吃一種新食物,都應注意寶寶的吞嚥情形,以及大便、皮膚的狀況,由於副食品造成的過敏反應,多半以皮膚及腸胃症狀表現,因此寶寶若出現嘔吐、腹瀉、皮膚潮紅或出疹等症狀,應立即停止餵食副食品,儘速就醫。

依據衛生署的「嬰兒哺餵指南」,嬰兒副食品添加可分三階段,第一階段將食物磨到最細,以湯汁或糊狀供應,像果汁、菜湯汁、米糊、麥糊;第二階段,副食品可做成泥狀或切碎的固體,像稀飯、麵條、吐司、饅頭,且應開始添加蛋白質,如魚、肉、豆類、蛋黃;第三階段多在一歲左右,可以嘗試全蛋、乾飯、固體食物,內容應包含豆蛋魚肉類、五穀根莖類、蔬菜類及水果類這四大類食物,以使營養均衡。

同時,可幫寶寶準備專屬餐具,盡量讓寶寶學習自己進食。依循上述三原則及三階段,相信寶寶可以吃得更自在、更健康。(本文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小兒腸胃科醫師 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jk7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